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疗治“最大硬伤”――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湖南实践

[日期:2011-09-12] 来源:  作者: [字体: ]
要]  作为第一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简称“小农水”重点县),湘乡市近两年对1140公里田间渠道进行防渗衬砌,硬化,清淤山塘980余口,建成5.16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我省以“小农水”重点县为平台,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疗治“最大硬伤”,展开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生动实践。

高效节水灌溉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柳德新 摄

  今年以来,湘乡市降雨严重偏少,发生春夏连旱,可早稻还比去年增产1万吨。

  大旱之年不见灾,原因何在?8月29日,泉塘镇托南村农民刘菊生揭开了谜底:“渠道修好了,水就过来了!”他顺手一指,只见一条新砌U型渠道横卧田野,一股清流汩汩流进田间。

  作为第一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简称“小农水”重点县),湘乡市近两年对1140公里田间渠道进行防渗衬砌,硬化,清淤山塘980余口,建成5.16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农田灌溉“渠成水到”,早稻丰收“水到渠成”。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这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于农田水利现状的科学判断。

  我省以“小农水”重点县为平台,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疗治“最大硬伤”,展开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生动实践。

  从分散投入到连片建设

  从水库到田间,“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缺一不可。在农田灌溉中,如果把干渠、支渠比作“动脉”,那么斗渠、农渠、毛渠就像“毛细血管”。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大量沟渠、山塘等“毛细血管”淤塞,“堤比渠宽、泥比水厚”,导致灌溉用水无法到达农田,经常是“库里水汪汪、田里闹水荒”。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2009年的数据表明,全省平均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1,多达1600万亩耕地无法得到有效灌溉。

  干裂的农田在渴望,干渴的稻禾在呼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农民的心头之盼!

  2009年,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在三湘大地拉开序幕。当年,武冈等18个县(市、区)成为第一批“小农水”重点县;2010年,浏阳等19个县(市、区)跻身第二批“小农水”重点县;今年8月,沅陵等16个县(市、区)入选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另有新田等4个县入选省级“小农水”重点县。至此,我省已有57个县(市、区)整体推进“小农水”建设,接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小农水”重点县得到重点扶持,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财政部、水利部下达我省2011年度“小农水”建设补助专项资金5.38亿元,比上年度增长78%;省级财政也将“小农水”专项补助资金大幅增至1.87亿元,其中第三批全国“小农水”重点县省级财政配套资金达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规模的55%,远高于往年10%的配套标准。

  从分散投入到连片建设,“小农水”重点县突出建设重点。沅陵县3年建设方案确定:2011年度实施官庄和楠木铺项目区,整合项目集中在与之毗邻的肖家桥和陈家滩两个乡;2012年度实施筲箕湾和荔溪项目区,整合项目集中在与之毗邻的麻溪铺镇和盘古乡;2013年度,实施凉水井和二酉项目区,整合项目集中在与之毗邻的沅陵镇、太常乡和明溪口镇。3年建设方案实施后,将新建连片高标准农田6.33万亩。

  注入一股水,引来万股流。慈利县将全县3座中型水库和其他已实施除险加固的22座小型水库作为项目建设的水源点,将库、渠、塘、坝有机结合,建一处、成一片、联一网。东安县井头圩镇满足村在项目资金支持下,村民们踊跃投工投劳,建成2000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一村民高兴地说:“我们满足村,现在终于满足了。”

  先建机制 再建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如果建设管理机制失灵,效果会大打折扣。省水利厅副厅长钟再群说,“小农水”建设,必须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确保“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强化对“小农水”重点县的绩效考评,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建设资金的重要依据。

  ――资源整合机制。记者在南县华阁镇“小农水”项目区看到,6个村1.44万亩农田实现了“渠渠相通、沟沟相连、水量互济”。南县水利局局长郭建良告诉记者,南县将“小农水”项目与国土整理项目进行整合,统一在华阁镇实施,其中“小农水”项目建设田间水利工程,国土整理项目负责干支渠改造,放大投资效益。仅在裕阁村,就建成2处节制闸、15处分水闸、31处过路涵、11条U型渠道,2300多亩农田灌排自如、水旱无忧。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各项目县积极整合各类涉水资金,“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陈子年介绍,仅2009年、2010年,各“小农水”重点县就整合扶贫开发、国土整治、烟水配套等涉水资金22.14亿元。

  ――规划引导机制。去年11月1日实施的《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条例》规定,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引导作用。安仁县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委员会,实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指挥、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统一账户、统一验收的“五统一”制度,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

  ――公开遴选机制。今年4月1日,我省首次公开遴选“小农水”重点县现场,27个县(市、区)踊跃参与。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组,对各参与遴选县(市、区)申报的3年建设方案进行封闭式评审;之后,按照抽签顺序,各参与遴选县(市、区)分别陈述本县优势、申报意愿、项目实施计划、财政投入承诺等内容。按照评分标准,由专家独立打分、当场公布,按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沅陵、汝城等16个县最终脱颖而出,跻身第三批全国“小农水”重点县。

  ――建后管护机制。桑植县根据水源及流域情况,以乡镇水管站为依托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邀请每村派1-2名代表加入,由分管乡镇长任会长,水管站站长任副会长,充分发挥政府和群众两方面的力量。据悉,我省57个“小农水”重点县组建近400家农民用水户协会,由协会对“小农水”项目进行日常管护,做到项目“长受益”。

  “小农水”滋润大农业

  位于衡邵干旱走廊的洞口县,去年被纳入第二批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在高沙镇洪茂村等23个村集中实施“小农水”项目。洪茂村党支部书记向彩斌告诉记者,今年这种严重干旱,要是换在以前,村里为水打架的事不知有多少。现在渠道修了,水也通了,气也顺了。“你看今年晚稻长得多好,亩产要过千斤!”

  “小农水”滋润大农业。衡阳县以实施第一批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为契机,加大投入,带动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新增粮食产能350万公斤。“渠成网、田成方、树成行、旱能灌、涝能排、生态化、园林化”,这是记者走进长沙县春华镇高效农业喷灌基地的直观印象。这里的“小农水”建设,突出生态、环保理念,尊重河流、沟渠、山塘的自然特*,营造出人水和谐的生态格局。

  “小农水”、大效益。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龙头,我省在完善“民办公助”机制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达到了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的目标。2009年和2010年,我省两批37个“小农水”重点县共完成投资31.27亿元,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65,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71.06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1.6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产能1.8亿公斤。同时,“多挖一口塘,多打一仓粮”,4.67万口山塘完成清淤扩容。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为“小农水”建设带来了春风。省水利厅厅长戴军勇表示,“十二五”期间,力争全省耕地面积8万亩以上的103个县(市、区)实现“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全覆盖。通过“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

  瞄准灌溉“死角”,疗治“最大硬伤”。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湖南实践,写在三湘大地上,写在广袤田野中。

来源:湖南日报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