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牵住“牛鼻子”,持续提升“健康长沙”核心竞争力

[日期:2020-12-2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字体: ]
——长沙市19个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巡礼
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带头人项金华带领团队查房。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骨伤科学科带头人魏利成带领团队开展关节镜微创手术。
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胡国潢与外籍专家讨论病例。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神经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段继新带领团队在手术显微镜下施行颅内肿瘤切除术。
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戴朝晖带领团队讨论病例。
长沙市口腔医院牙周病学科带头人谢辉带领团队为患者做牙周治疗。
本版图片由长沙市卫健委、市属各医院提供

    邢 骁  王开智  刘兆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目前,长沙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根基。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健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长沙居民疾病谱正发生变化,居民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呈现井喷之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应对这些挑战,不断加强医学学科建设,持续提高卫生健康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重中之重。

    “学科是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医学人才、医学技术、医学创新的孵化器,只有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才能为‘健康长沙’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技术、创新保障。”长沙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坦言。

    以点带面,牵住学科建设“牛鼻子”。今年8月,长沙市印发《长沙市深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五年(2020—2024年)行动计划》,致力于下阶段继续深化全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9月,长沙市卫健委印发《关于确定深化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和建设项目的通知》。如果说,《长沙市推进“健康长沙”建设实施方案》是一个总纲,这些文件则为实施“健康长沙”战略的核心关键,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连日来,笔者走进长沙市7家医院的19个医学重点建设学科,近距离了解其在过去,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建设成效及“十四五”期间的建设规划。

    长沙市中心医院  呼吸病学科

    “反复咳脓痰,就是不见好。”30多岁的邵阳市民钟国庆(化名)因右肺曲霉菌病感染、肺结核,在当地做了右肺切除术,可术后因手术口吻合不良出现支气管胸膜瘘,瘘口久不愈又致右侧脓胸,导致反复的咳嗽,咳脓痰。后来他慕名前往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病学科就诊。

    入院后,杨红忠和科室专家检查发现患者瘘口位于右主吻合口,大小约4到5mm。由于患者瘘口情况及身体状况差,不适合手术,且经支气管镜下常用的组织黏合剂、气道金属支架等都不适用。在呼吸病学科带头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红忠的组织下,学科专家经过讨论,决定“巧用”心内科常用的房间隔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患者咳脓痰症状明显减轻,不久就好转出院。

    从医30余年的杨红忠是医院呼吸病学科带头人、“湖南名医录”名医、我省知名介入肺脏病学及肺癌诊治专家。“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间,呼吸病学科医生的每一次诊治,都可能决定患者生死。”对待患者和学术,杨红忠及团队严谨而细致,近年来省内外“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前来求诊的络绎不绝,不少患者治愈后称该学科团队为“呼吸病难题的终结者”。去年,医院呼吸病学科又成立了胸部疾病多学科诊疗及远程会诊中心,为众多胸部疑难杂症患者解决难题。

    在传承传统优势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杨红忠又带领大家创新性开展大量临床研究和新技术,介入诊疗新技术达到省级先进水平,其中“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技术”达全国先进水平,整个学科取得长足发展。

    学科坚持建设完善特色亚专科和特色技术,形成了呼吸系统慢病学组、肺癌学组等8大亚专科方向,拥有了胸部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呼吸慢病管理、肺癌多学科诊疗、呼吸危重症救治、中医药治疗耐药肺结核、胸部微创外科技术等6大特色技术。迄今,医院呼吸病科已发展成我省规模最大的呼吸疾病医疗、科研和教学中心之一,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研究所3个。

    “十四五”期间,呼吸病学科还将致力于做好肺结核、慢阻肺、肺癌等疾病的“专病医联体”,以亚专科发展为导向,走亚专科特色化、精细化发展道路,打造肺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和胸部介入诊断与治疗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亚专科,并力争在肺癌耐药机制研究和胸部介入诊治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长沙市第一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我省传统优势学科。目前是省市共建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艾滋病防治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挂牌单位、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大而精”,设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感染重症、感染外科及动物致伤等亚专科,部分亚专科优势突出;学科团队中3人任国家级学会委员,7人任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十三五”期间,在学术领头人、国家卫健委艾滋病医疗专家组成员王敏主任的带领下,成立精准医学实验室和肝癌早筛中心科研平台,承担艾滋病健康基金会(AHF)国际合作项目、开展艾滋病患者外科手术选择与院感控制的相关性研究、开展不同组合模式人工肝技术及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实施床旁气管镜诊断及ECMO进行呼吸和循环支持、设立了动物致伤互联网医院门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精细的服务……

    回想治病经历,38岁的肝衰竭患者黎华(化名)还会后怕。此前,黎华因慢性乙肝加急性肝衰竭,致顽固性高胆红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继发肺部感染等,一道道险关让治疗难度大,患者短期死亡率达七成以上。医院打破科与科的壁垒,感染性疾病科学科团队会同肝病中心、呼吸科、临床药学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和死神争夺生命。护肝、抗病毒、抗感染、血浆置换组合血液灌流……一系列综合治疗和优质护理,黎华于1个多月后康复出院。

    “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医生角度解决问题。”今年一场疫情来袭,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激流勇进,成为省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作为救治患者的中坚力量,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团队凭借精湛诊疗技术和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达99.26%。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将把握住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两条主线,创建国家级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继续提升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诊疗水平,建设一个立足湖南、辐射中南地区,集医、教、研及公共卫生救治等于一体的省级感染性疾病领军学科。5年内,初步建成感染病学科中心实验室。

    长沙市第一医院   神经医学科

    今年7月底,来自邻省江西的许宁宁(化名)买早餐时突然晕倒,市民发现后赶忙送往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会诊后,考虑患者“急性脑栓塞”,通过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支架取栓术,许宁宁左侧大脑动脉血流恢复。令人意外的是,患者又突然脑出血并破入脑室,一度陷入昏迷,医院神经外科马上制订手术计划,血性脑脊液缓慢引流,患者逐渐好转。

    原来,患者幼年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做过主动脉瓣膜置换术,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继续抗凝还是停用抗凝,成了一道难题,继续抗凝可能致脑出血量扩大,危及生命;停用抗凝患者可能再次出现血栓、栓塞等风险。

    医院神经内、外科专家经会诊探讨,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决定暂停抗凝一周。观察一周后再次抗凝,患者出血没再增多,也没出现新栓塞。经医院精心护理,许宁宁康复出院。“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科,神了!”许宁宁感激万分。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科是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神经病学研究所、长沙市神经病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长沙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其神经内科,更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学科领头人王爱民主任的带领下,成立神经医学中心,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以及中西医结合科进行了专业整合。期间,医院神经医学中心逐步形成了神经介入、神经重症、神经心理、记忆和认知障碍、眩晕和头痛、睡眠障碍、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神经外科、神经康复、中医10个专业组,并开设眩晕门诊、神经心理门诊、痴呆及记忆障碍门诊、神经介入门诊、帕金森病门诊、中医睡眠6个特色门诊。

    学科团队新技术、特色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如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Solitaire FR取栓术、SWIM取栓技术、神经认知心理评估技术、耳石复位治疗、眼震电图及视频头脉冲检查……

    王爱民介绍,“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整合现有科室及技术,搭建卒中诊疗一体化平台,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平台,眩晕、头痛与睡眠诊疗平台等三大平台。并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实现神经医学中心“一张床、去边界”的服务模式,使患者从入院起就能享受到精准医疗及一体化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和舒心的就医感受。

    长沙市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呕血、黑便,衡阳市祁东县50多岁的周云(化名)被“十二指肠间质瘤”折磨了5年,因肿瘤位置不好、手术风险大,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家人陪同下,周云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医院普通外科团队克服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将周云腹腔内的“病魔”摘除干净。出院之际,周云女儿写下一封1400余字的感谢信,向白衣战士致敬。

    创建于1920年的长沙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有着百年历史,及至今日,医院普通外科已发展成以肝胆胰脾、胃肠、肛肠、微创、血管、乳甲、感染性外科疾病为主要方向的普通外科诊疗中心。不仅是长沙市重点学科,还是国家卫健委内镜与微创外科专业技术普通外科培训基地、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湖南胃肠肿瘤专病联盟常委单位……

    学科带头人、长沙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胡立强从事普通外科、微创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35年,在其带领下,“十三五”建设期间,亚专科特色及优势发展迅猛——

    肝胆外科为患者成功实施右肝巨块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肝尾状叶肿瘤、肝门胆管癌、胰腺癌等高难度复杂手术,并在我省较早开展ERCP技术,目前已完成1000余例ERCP手术,胰胆管疾病外科诊疗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胃肠外科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不断寻求突破,成功为肿瘤距离肛门仅2cm的直肠癌患者实施保肛手术,并熟练掌握从自然腔道移除标本完成结直肠癌腹部无疤痕根治手术;感染外科拥有我省目前唯一的感染外科病房,已完成近1000台感染病人外科手术,治愈者遍布全国;血管外科开展的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最复杂的介入手术之一,为众多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解决了难题。

    近年来,普通外科更是着力加强微创中心建设,开展了三镜联合微创治疗重症胰腺炎、三镜联合胆总管I期缝合治疗肝胆管结石、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及胰体尾切除术、单孔腹腔镜肠癌根治术等高难度复杂微创手术。

    胡立强说,“十四五”期间,团队将以微创诊疗技术、肿瘤早筛及综合诊疗技术、感染性疾病外科规范化诊疗技术为主要方向,不断发展壮大普外中心,继续引领长沙市普通外科学科发展。

    长沙市第三医院   骨科

    20多年来,陈忠(化名)未曾抬头看天,也无法平躺睡觉。因疾病,他的脊柱弯曲达90度,原本170cm的个头被压到只有140cm。为实现“挺直腰杆”的梦想,他慕名前往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求医。

    “脊柱神经分布密集,对施刀精准度要求极高,稍不慎就会造成患者失血过多甚至瘫痪。”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数字骨科学组副组长、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雷青介绍,以前此类手术风险高,施刀定位全凭医生经验。这次,雷青和骨科团队使用3D打印技术,先还原患者的脊柱形态。然后,雷青团队在3D打印模型上预演手术过程,确保手术微创且精准。历时9个多小时,陈忠手术成功。

    上世纪90年代,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即被确定为长沙市首批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学科还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副组长单位。2018年,学科牵头成立“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湖南省分会”,纳入省内50余家二、三级医院及民营医院作为委员单位,为学科数字骨科技术的推广创造了更好的平台。同年,成立“湖南省老年骨与关节疾病(数字骨科)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与省内多家医院签订联盟协议,并积极向基层医院推广特色技术。

    如今,该学科拥有骨科关节、脊柱、创伤与显微外科三个独立病区和3D 打印医学临床应用研究所,还开设了手显微外科、创伤、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四个亚专业,加设了足踝外科学组和运动医学学组。学科80%医师有出国学习经历。

    经过长期发展,学科具备应对高位脊柱损伤、脊柱肿瘤与结核、脊柱畸形、退变、复杂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等疑难病种的能力。其中,3D 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新型内固定器材的研发应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下微创手术、复杂创伤、复杂髋膝关节翻修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学科应用数字骨科技术辅助完成相关手术2000余例,先后为省内外20余家三级医院提供数字骨科技术支持,可独立完成各类放射影像相关数据资料采集、转换、分析、设计及模型打印,达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学科开展的无痛病房、快速康复、预防深静脉栓塞等护理特色,使患者更早地开展康复训练,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患者及家属广泛好评。

    雷青介绍,“十四五”期间,学科将继续依托数字骨科高新平台,贯穿精准医疗理念,将老年骨科、微创骨科作为发展重点。同时继续深化技术和器械创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长沙市第三医院  老年医学科

    90岁老人黄华云(化名)住在长沙市葆真堂养老院,患有脑梗塞、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今年年初,老人突发高热,昏迷不醒。养老院立即联系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科室开启“绿色通道”对老人进行救治。经两周精心治疗,老人进入康复期。

    “医养结合新模式,帮了我们家大忙!”黄华云儿子十分感激。近年来,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不停探索医养结合的方式方法,和长沙市天心区养老院形成医康护联合体,分别与保悦、青山祠、葆真堂等养老机构合作,定期对养老院老人进行医疗巡查、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推动医疗向社区家庭延伸,着力搭建老年患者健康服务体系,得到国家卫健委好评。

    作为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发展不只在医养结合新模式的探索方面。目前,学科已集老年疾病诊疗、康复、预防、老年照护、教学、科研于一体,按照老年心血管、老年呼吸、老年综合评估、老年心肺康复等主要亚专业,设置了4个病区,实际开放床位200余张。此外,学科还拥有老年安全用药管理、老年护理两个学组。

    “十三五”期间,在长沙市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学科带头人项金华带领下,学科率先在市级医院开展老年综合评估、老年衰弱、肌少症等多学科团队联合诊疗,开设老年记忆及睡眠门诊,开展老年安全用药及老年人个体化精准治疗等老年核心技术。同时,积极做好了如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危急重症救治、老年人心脏康复,老年人呼吸重症与康复等医疗救治工作。此外,动态血糖检测、胃肠生物反馈治疗、体外膈肌起搏、无创心功能检测等多项临床新技术也得到大量运用。

    如今,学科已是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同网络成员单位。还成为省老年综合评估与管理培训基地、国家心衰医联体成员单位、国家高血压医联体成员单位……近3年,学科发表国内外高质量科研文章10余篇,开展院内新技术项目10余项,出版《老年临床药物治疗学》专著1部。

    “接下来的五年建设周期,学科将以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合作、老年用药安全为核心,不断提高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项金华说。据介绍,医院还将加强老年泌尿外科、普外科与老年医学科的整合,成立长沙首个老年外科病房和及老年围手术期评估门诊。将部署建设老年脏器康复中心,打造长沙市心脏康复中心,完成国家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实现多脏器康复一体化等工作。

    长沙市第四医院  普通外科

    “真没想到,困扰我3年多的顽疾,治好了!”来自江西的27岁姑娘王元(化名)患上了罕见免疫性肝炎,并致肝脏病变及脓肿、瘘道形成,在全国各地多家医院就诊均未能治愈。在朋友推荐下,她前往长沙市重点学科——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看病,胡国潢团队通过成功的手术,解除了王元的沉疴。

    胡国潢,我省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工作25年后,以领军人才引进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擅长于各类肝胆胰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及腔镜手术。其科研成果斐然,由其主持研究的科技创新项目曾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从2013年开始,在胡国潢带领下,医院普通外科进入发展快车道,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形成以肝胆胰专业为龙头,腹腔镜微创治疗为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常年开展肝癌根治、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复杂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等肝胆胰外科复杂手术,以及腹腔镜肝切除、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三镜联合治疗胆石症等高难度微创手术。同时,还可熟练开展消化道内镜技术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以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等。

    学科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政策,为带动长沙市相关专业协同发展,每年举办大型学术年会、国家级继教培训班、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学术沙龙及病例讨论会。曾多次举办“星城国际大讲堂”,邀请来自美国、上海、广州等地的知名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以授课、手术演示、教学查房等方式介绍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及经验,带动市级医院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如今,医院普通外科已成为湖南省腹腔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肝胆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肝癌多学科诊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老年医学学会肠梗阻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医学装备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同时,长沙市重点学科,长沙市消化外科研究所,长沙市腹腔镜微创(普外)质控中心、长沙市医学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医院普通外科。

    据介绍,长沙市“十四五”医学学科建设中,学科团队将继续加强亚专科建设,探讨和实践特色的亚专科分科及发展模式,大力开展多学科合作,以疾病为中心,重视肿瘤的规范化诊治,疾病的全病程管理。同时注重引才,打造专科化优势,继续构建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

    长沙市第四医院  心血管内科

    今年4月某日清晨,54岁的长沙市某高校教授肖英(化名)突然左胸疼痛,在前往长沙市第四医院途中意识丧失、心脏停跳。“危急!”医院心血管内科及胸痛中心医疗团队立刻组织抢救,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再除颤……经过1个多小时心肺复苏,除颤10余次后,肖英逐渐恢复意识。

    经商讨,团队考虑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大,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后,团队立即予以支架植入并进一步康复治疗。6小时后,肖英各项生命体征趋于正常。

    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1997年即被评为长沙市医学重点专科,是长沙医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首届主委单位。“十三五”期间,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学科带头人戴朝晖带领下得到快速发展,先后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长沙分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原醛筛查基地”“国家级心衰中心”。

    近年来,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开设了3个临床病区以及1个重症监护室(CCU),拥有床位近200张,医、护、药团队共110人。既有誉满全省的“老专家”,又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后起之秀”,不少医生有国外长期留学经历。

    随着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加快发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IVUS、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指导下精准治疗,严重钙化病变旋磨下支架植入等愈发成熟,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加先进有效的医疗。

    同时,学科更加专注学术提升和科研创新,主办湖南省“心血管慢病管理学术论坛”、“心脏介入治疗学术论坛”、“心力衰竭国际交流学术论坛”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主编或参编各类心血管疾病著作。“十三五”期间,学科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团队还致力于心血管疾病药物基因检测、分级诊疗模式探讨等基础研究,指导临床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目前运用前景广阔。

    据介绍,“十四五”建设期间,团队将继续推动胸痛中心、高血压中心、心脏康复中心、房颤中心的建设,并规划成立“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室”;加强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面、在基因指导下个体化药物的精准治疗与高血压病的管理方面等研究,积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骨伤科

    今年8月,长沙市民熊波(化名)带着8岁儿子前往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就医,孩子20天前腕部摔伤,家人也没太在意,结果导致左手腕畸形。此前,熊波带着儿子去了其他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左腕部骨折,错位畸形大,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考虑到风险,熊波不同意儿子手术,经朋友推荐后,熊波父子选择了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医生在详细检查和阅片后,决定采取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将骨头复位,并用医院的自制膏药和小夹板固定。1个月后,熊波儿子痊愈。“中医正骨,真牛!”熊波化悲为喜。

    创建于1958年的骨伤科,是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也是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的“招牌”。学科在贯古通今中传承创新,如今已拥有关节、脊柱、创伤、显微、运动医学、正骨6个亚专科,坐拥40余位高级专家,是我省第一批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牌的“国字号”重点专科,也是长沙市唯一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医骨伤重点研究室。该学科开设病床近400张,设有刘定安名医传承工作室、骨伤科研究所、骨伤科实验室等,年门诊人数达12万人次。

    学科带头人魏利成从事骨科临床20余年,是湖南省225骨干青年专家培养对象,长沙市3635重点人才计划获得者,并多次赴国内外著名关节外科中心研修。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懈探索,先后开展了多个省市内高难度手术,是我省较早能够独立开展复杂腕关节镜技术的医疗团队,也是市级医疗系统中独立完成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手术、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病例数量较多的医疗团队之一。

    学科数代守正创新,坚持运用传统手法正骨理筋、中医辨证三期用药治疗,在中药治疗及骨科康复方面尤具特色。其正骨手法,能让普通骨折患者快速复位。医院研发的集成系列产品,包括集成疗伤片系列用药以及当归活血液、伤科黑膏药、三黄肿痛膏、关节软坚止痛片等多种制剂,根据病情配合使用,对不同阶段的骨伤科患者疗效显著。同时,骨伤科还结合现代损伤控制理论,开展各类先进治疗技术。

    在魏利成团队看来,新时代的医学健康工作离不开医学科普教育,他牵头成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委会科普专家工作委员会,还建立科普公众号,定时推送医学科普文章,组织并参与多次基层科普活动,带领全国骨科同行一起科普,通过不同媒介传播医学科普知识。

    “未来,长沙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将瞄准现代医学骨科发展方向,必须注重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创新!”魏利成说。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神经医学科

    年近50岁的龙浩(化名)在遭遇车祸后陷入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送往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后,CT提示颅内双侧多处血肿,手术风险和难度极大。医院神经医学科团队灵活应用双侧T形切口,巧妙结合阶梯减压、双侧控制等技术行双侧开颅手术,术后1个多月,患者康复出院。“病人给我们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每一台手术我们都必须敬畏。”段继新告诉团队。

    段继新,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神经医学科带头人,现任长沙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长沙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长沙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2006年以来,段继新带领团队开展神经外科手术已达5000余例。

    在他的带领下,学科率先在市级医院建立重症脑外伤急救绿色通道;提出复杂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概念及分型,创造性结合“阶梯减压”“T型切口的灵活应用”“双侧控制”“术中超声”等技术,采用个体化手术策略,很好地解决了重型、特重型脑外伤术中、术后急性脑肿胀、脑膨出、迟发血肿及切口设计等难题,明显提高脑外伤救治成功率;团队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举办多场次经验推广,颅脑损伤救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2018年1月,学科牵头成立医院脑卒中中心,打造“区域黄金时间救治圈”,构建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及后期康复一体化的救治模式,进一步缩短脑卒中救治时间,成为长沙东部地区脑科疾病救治中心。中心除常规开展急性脑梗塞动脉取栓术、血管狭窄支架成型术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动脉瘤开颅夹闭及血管内栓塞术等手术,还积极开展显微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率先在市级医院进行单鼻孔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等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填补了长沙市级医院的空白。并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眩晕、癫痫、痴呆、三叉神经痛等,特别是眩晕手法复位等技术特色明显。

    如今,该医院神经医学科,以神经内外科为核心,联合急诊科、120急救中心、放射科及介入中心等科室,已成长为医院特色优势学科。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学科将以诊治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脑及颅神经功能性疾病、神经肿瘤等疾病为重点,奋力建设成湖南省示范卒中中心、湖南省颅脑损伤救治中心、脑及颅神经功能性疾病诊治中心,成为全省的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的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之一。

    长沙市口腔医院  牙周病学科

    人人都想拥有“一口好牙”,但牙周病会阻碍这个愿望的实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省成年人中有近90%患上了牙周疾病,而牙周病则是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

    12年前,王健(化名)带着多处牙齿松动的母亲四处求医,医生诊断后发现王健母亲牙周病晚期,建议将松动牙齿全拔掉。王健不同意,慕名前往长沙市口腔医院牙周病学科,挂上了谢辉的号。谢辉仔细检查后,制订治疗计划和后期维护计划,并告诉他们,只要遵医嘱、定期维护,正常吃饭没问题。12年过去了,王健母亲牙齿没恶化,大部分还能正常“工作”。

    成立于1987 年的长沙市口腔医院牙周病学科,是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也是我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牙周病专业科室,现有41台牙椅,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规模上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第一梯队。

    学科带头人谢辉是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学科团队颇为“硬核”,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中,有常委1名、委员3名,是湖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牙周病学专委会、第二届中西医结合专委会挂靠单位。

    学科在“十三五”期间不断发展壮大,获得了医院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建设了长沙市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研究所等,并成立了以牙周病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诊疗中心,其精心打造的多学科联合会诊、治疗新模式,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专业全面的口腔诊疗服务。

    学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非长沙户籍患者已超过30%。“医生,我是怀化的,我们那儿口腔医生介绍到这里做手术,说你们这里可以给牙齿植骨头”“大夫,我是常德的,牙齿松了,你帮我看看是不是一定得拔除。”……慕名前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谢辉介绍,“十四五”期间,学科将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长沙市深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五年(2020—2024年)行动计划》等,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以达到国家重点专科水平。期间,学科将搭建完成牙周病学实验室,建立牙周病学科研平台,加强牙周与全身疾病的应用研究。同时,打造辐射中部地区口腔健康宣教基地,将更多资源下沉基层,通过开展学科技术推广公益行活动、基层培训等方式,提高地区口腔健康教育水平和口腔服务技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口腔教育和服务。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31岁的张云(化名)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型)多年,因害怕手术,长期服药治疗。因一直未孕,张云前往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检查综合评估后,郭海春建议她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张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破坏很大,盆腔粘连异常严重。凭借精湛的技术,郭海春团队成功帮助张云剥除了双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离了盆腹腔粘连,并最大限度保护了她的卵巢功能。术后,又借助辅助生殖助孕技术,使张云怀上了一对双胞胎并顺利分娩,圆满地实现其成为母亲的愿望。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3年的郭海春,是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的学科带头人,擅长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良、恶性肿瘤等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及宫腔镜和腹腔镜微创手术、辅助生殖技术。她还担任中国医促会妇产科分会中国宫颈病变与宫颈癌防治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负责人、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宫腔镜学组青年委员。

    在她的带领下,学科取得长足发展,在长沙市级医疗机构中率先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成为市级不孕不育诊治技术龙头单位。2016年,学科成立长沙市名医工作室;2017年,学科联合省内外37家单位成立长沙地区生殖医学专科医联体……

    如今,学科包含“3病房6中心”,即妇科肿瘤病区、计划生育与盆底病区、生殖内分泌病区;妇女保健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生殖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盆底和产后康复中心,海扶聚焦超声微无创治疗中心。同时,学科还有中医妇科、宫颈病变专科、更年期与青春期保健专科、营养专科、心理专科等共10多个独立医疗单元。高清腹腔镜、宫腔镜、海扶聚集超声治疗仪、自凝刀……妇科及辅助生殖技术相关仪器设备一应俱全。

    学科年手术近3000台,常年开展三、四级疑难危重手术,还担负着对全市妇科疑难病症和复杂手术的会诊和指导工作。作为长沙市妇女病(两癌)转诊单位,学科为各区县患者开辟绿色转诊通道,每年接受“两癌”转诊数千人次。其宫颈病变专科月门诊量超过 3000人次,是中国宫颈病变与宫颈癌防治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学科将围绕生殖健康主题,保障女性生命健康为重点,全力关注女性生殖健康、保护生育力、不孕不育及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并成立宫颈癌精准防治中心。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匡晓妮每周出诊3天,出诊日得看50多个专家号,每个孩子她都仔细询问、认真评估、耐心指导,回家后经常累得直不起腰。在儿童保健科岗位上,她干了15年,她说,因为喜欢小孩子。

    “匡阿姨,我亲手做的小船,送您!”8年前,苏小小(化名)出生时严重颅内出血,虽然活了下来,但爷爷奶奶担心他有后遗症,带着小小慕名向匡晓妮问诊。匡晓妮为小小做了康复计划,半岁时小小发育已跟上正常儿童,一直坚持定期来体检。小小上小学三年级了,亲手做了艘小船,寓意在这里生命之船得以起航。

    匡晓妮,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带头人,一直致力于高危儿保健及早期干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诊断、干预、治疗和研究。是长沙市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幼协会高危儿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医院儿科以儿童保健为龙头,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是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我省首家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地、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实施单位。无论孩子是妈妈孕期有高危因素,出生时有早产、严重感染或其他潜在风险,或者是成长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科学指导和保健服务。

    随着学科的发展,学科年门急诊量近33万人次,每年抢救危重症患儿200余人次。目前,学科亚专业齐全,拥有儿科门急诊、普儿科病区(含PICU)、新生儿病区(共2个,含NICU)、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遗传科7个医疗单元。“十三五”期间,学科相继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术、支气管肺泡灌洗+异物取出术、(超)极低体重儿救治、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术、脐静脉置管术(UV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HIE亚低温治疗、床旁脑功能监测、一氧化氮治疗肺动脉高压、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筛查、早产儿眼病筛查、纤维鼻咽喉镜术等新诊疗技术。并于医院遗传科携手组建科研小组,成立了市级罕见病诊治中心。

    匡晓妮介绍,“十四五”期间,学科将围绕儿童疾病三级预防专注儿童健康,通过5年周期建设,使本学科成为具备较强解决疑难、危重疾病能力的儿科学重点学科。据介绍,学科还将重点关注危重新生儿综合救治及高危儿系统保健、儿童罕见病及发育障碍性疾病等诊治,全力发展市级罕见病诊治中心。

    长沙市中心医院  儿科

    家住岳阳市湘阴县的李玉枝(化名),最近发现孩子背伸不直、走不了路。她急坏了,辗转就医后,当地医院建议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我省首届“优秀儿科主任”、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王曼知带领团队全力寻找病因,诊断为“胸椎结核并椎旁脓肿,全身多处结核”,由于胸椎7至9椎体骨质破坏明显,椎间隙消失,脊髓受压,随时有高位截瘫危险。

    “情况紧急,马上治疗!”儿科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内外科联合治疗,在抗结核治疗一段时间后,全麻下进行胸椎病灶清除、后凸矫形、后路钉棒内固定、前后路植骨融合术……1个多月后,孩子病情好转出院。

    该医院儿科是长沙市培育的重点建设学科,去年门急诊量达18.9万余人次。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小儿科”里有“大格局”。如今,这里已建立普儿科、新生儿科(含NICU)、儿童重症医学科等7个独立亚专科,首创了我省唯一的学生儿童结核科,目前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儿童医学中心。团队的重症传染病救治水平,在业内影响力颇大。

    回顾“十三五”学科建设期间,王曼知介绍,科室临床方面积极开展儿童纤维支气管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血液净化等,联合外科开展脑脊液外引流术、脑室硬膜下血肿外引流等先进诊疗技术;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其中3项课题成果在华盛顿美国胸科协会学术会议上展示,1项课题成果2018年在香港亚洲儿科会议上展示……王曼知及团队将学科建设向精深发展,并注重和国际接轨,期间先后选派15名儿科骨干至全球著名医院研修临床与科研,全力引进新理念、新技术。

    随着名气和荣誉接踵而至,医院儿科及团队获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南省(市州级)医学重点专科等。“‘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充分运用目前的医教研国内国际交流平台,做强特色技术和特色专科,奋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区域性儿童诊疗中心。”王曼知说。

    长沙市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重症医学科便是保障生命最强的一道屏障。在医院所有临床科室中,重症医学科显得十分“神秘”。

    今年10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了一位16岁的中学生沈洋(化名),入院后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机纯氧支持下病人严重低氧血症不能改善,全身发绀合并严重低血压。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成员深夜紧急集合,预充、置管,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沈洋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经4天精心诊疗,沈洋撤除ECMO,4天后顺利转出重症医学科。

    该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长沙市培育的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症医学专业基地。如今,医院重症医学科还是长沙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重症医学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全国肠内营养置管培训基地”。

    在过去,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该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在湖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学科带头人吕爱莲的带领下,取得长足发展。学科成立了以医护共同组成的亚专业团队,科室特色技术为精准血流动力学监测与评估、体外生命支持、集成式血液净化等。学科还在长沙市率先独立开展ECMO技术,并成功运用该项技术挽救多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此外,重症血液净化和血流动力学已连续多年开展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肠内营养技术的徒手盲插空肠管技术则享誉省内外。

    据悉,在“十四五”期间,该学科将打造“预警-救治-长期预后”的重症医学科大学科体系,搭建长沙市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危重症救治平台、创建长沙市甚至湖南省免疫缺陷患者ECMO救治中心、建立以重症医学为核心的重症患者ICU外干预网络,创建针对PICS(重症医学科后综合征)患者治疗、康复、照护的培训及管理机构,提高从ICU转出或出院患者的后期康复。

    长沙市第三医院  心血管病科

    年近70岁的湘西州花垣县姚学明(化名)气喘、说话无力,辗转多个医院治疗不见效后,慕名前往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挂张育民门诊,途中姚学明病情一度恶化。经检查,老人气喘是由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导致的重度心衰表现。张育民密切观察老人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的病情有了转机,困扰他多年的气喘问题也终于得到解决。

    张育民是长沙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现任长沙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其主持的科研项目,获第十六届湖南省医学科技奖和长沙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在她的带领下,学科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快速发展,通过了“中国心衰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长沙分中心”“湖南省高血压健康教育学校”“长沙市血管病防治研究所”“长沙市名医工作室”“长沙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建设和运行,打磨出一支在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抗栓诊治、心律失常等领域具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整体优质的医疗护理团队。

    同时,学科与长沙市、浏阳市、宁乡市部分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6家医疗机构建立诊疗医联体合作网络,致力于为长沙地区及周边地市医院培养心血管专业技术人才及心衰规范化诊治管理人员。

    展望“十四五”,张育民说,学科将凭借现有平台,积极参与特派工作,授课、指导带教基层医生,积极协助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医学诊疗工作,开展“名医义诊”活动。同时,进一步申报科研课题,浓厚学科学术氛围。

    长沙市第四医院  急诊医学科

    “不好!”今年5月31日下午,57岁的王建国(化名)在打羽毛球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心跳骤停,两名同伴在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参与过培训,见状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术,并拨打120。院前急救医师一直通过电话指导现场抢救。

    可到达医院时,患者仍没恢复心跳和呼吸,黄艳和同事立即为其采取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抢救。2小时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

    作为长沙市培育的重点医学学科,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医学科去年率先在市内与急救站整合成立急诊急救中心,打造出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危重症监护”的一体化救治模式。近年来,学科在“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学科带头人黄艳的带领下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实现了许多新技术的零突破。如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治疗、纤支镜检查及镜下诊疗技术;抢救了多例心脏骤停、脓毒症、多发伤、休克、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患者。

    为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这些年,医院急诊科不断下沉社区开展急救科普活动,累计开展急救科普培训50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如今,医院急诊科已将急救科普应用在临床科研中,今年成功申报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急救小屋”使用现状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5G智能急救系统在急诊急救中的运用,是长沙市第四医院开展互联网医院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信息化平台,学科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致力于完善病情传输、远程会诊、抢救指导。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优化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着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尤其是提高严重创伤和中毒的救治成功率。”黄艳说。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针灸康复科

    提起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针灸康复科,65岁的向阳(化名)一个劲儿地夸技术好。原来,此前向阳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形成脑疝、中度昏迷,入住该院重症医学科。向阳生命体征稳定后,针灸康复科主任杜革术带领团队,对其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12天后,科室再采用原创核心技术“调神止痉综合疗法”继续治疗,再经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基本康复。

    “醒脑开窍针法”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原创核心技术,作为石院士的学术传承人,杜革术带领团队将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风、脑外伤、昏迷促醒等脑系疾病,收到很好的疗效。科室团队自创的“调神止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也疗效显著。

    针灸分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则是针灸康复科另一原创核心技术,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技术成果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长沙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6岁的危婷(化名)因外伤致双侧骨盆粉碎性骨折,学科为其制定综合康复治疗及专科护理方案,采用针灸分期治疗,75天后,患者痊愈。

    针灸康复学科系长沙市培育的医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杜革术是湖南省首届针灸名将、长沙市名中医、主任医师,从事针灸、康复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创立了“调神止痉针刺法治疗偏瘫肢体痉挛”“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痛症”“针灸分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等多项国内先进诊疗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先后成为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副会长单位等,拥有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等。学科将中医药适宜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紧密融合,共开展100余项诊疗项目,诊治病证(症)120余种,其中核心技术8项,特色技术21项,优势病种10个。门诊诊疗5万余人次。

    杜革术表示,“十四五”期间,科室将以提升痛证(症)康复、脑病康复建设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升中医针灸在多种疾病系统康复中的治疗作用,并打造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良的针灸康复诊疗服务。

    长沙市口腔医院  口腔正畸科

    据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儿童错颌畸形发病率在70%以上。牙列不齐,牙齿前突,“地包天”……错颌畸形不但影响“颜值”,还影响咀嚼功能、牙周健康等各方面。而正畸技术,正是错颌畸形的“克星”。

    今年20岁的刘美(化名)是一个爱美的姑娘,可她也是严重骨性III类“地包天”患者。听闻长沙市口腔医院不错,刘美立即挂了正畸科主任白明海的号。白明海与医院颌面外科联合会诊,制定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患者经术前数字化隐形矫正和正颌手术,成功“换脸”塑型。这也标志着长沙市口腔医院在数字化隐形矫正和正颌外科联合治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准。

    长沙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系长沙市重点医学培育学科,也是我省第一个口腔正畸专业科室和我省最大规模的正畸学科。学科带头人白明海,任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委员、中整协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颅颌面专委会常委等。在他的带领下,学科获省口腔医学专业唯一省级重点专科、湖南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等多项荣誉。

    2014年,白明海开始学习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并带领全科医生外出学习,正畸科数字化正畸技术蓬勃发展起来。2019年,医院累计完成数字化正畸病例达700余例,居我省首位。

    数字化正畸诊疗技术是治疗错颌畸形的重要前沿技术,有利于提高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近年来,学科多次举办数字化正畸诊疗培训班,推动省内数字化正畸诊疗技术开展。学科还参与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的时代天使“育龙计划”项目,不断扩大学科在全国影响力。当前,医院以正畸科为主,联合口腔颌面外科、牙周科、修复科、牙体牙髓科等相关学科,形成了以数字化诊疗为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学科。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学科将继续以数字化正畸诊疗技术为专业特色,除开展传统正畸诊疗外,着重发展数字化隐形矫治技术、唇侧个性化托槽矫治技术以及数字化舌侧矫治技术。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