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湖南人,过去有句话常用来概括,就是:呷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
“霸得蛮”说得就是湖南人的狠劲。
曾国藩作为湖南近代史风云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多面与立体,但其中“霸得蛮”的狠劲却是一致的。
这位被政治家们推崇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曾国藩,却也是在生前就被世人们称为“曾剃头”,是位嗜杀的狠人。
小编最近在写一个湖南狠人系列,那就以外号“曾剃头”的曾国藩作为开篇吧。
在湖南兴办团练,对地方起义采取酷杀政策
咸丰二年(1852)六月,时任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中组部副部长的曾国藩被皇帝派往江西做正考官。
赣湘紧邻,曾国藩因已有十多年未回家,临行前便皇上请假:希望监考结束后,能回家看望父母,咸丰同意了。
正当曾国藩兴冲冲赶赴江西的路上,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于是只好向皇上汇报这事,改道湖南湘乡荷叶塘奔丧。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当时,正值洪秀全率兵从广西进入湖南,围困长沙。副部级干部的曾国藩,是湖南的名人,怕在路上碰到太平军,所以他一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低调而小心翼翼地回到湖南。
从此也开始了他政治、军事光辉的后小半生。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包围长沙,之后挥师东下,清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为了控制太平军势的发展,清政府下令各地办团练。团练是汉族人的军事武装,但自己的正规军已无战斗力,对清政府来讲,这也是一个没办法的决定。
曾国藩因回家奔丧,经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等人推荐,咸丰帝令曾国藩任湖南省团练大臣,在湖南兴办团练。当时全国共有43名团练大臣,但唯一改办成军队的也只有曾国藩一人。
随着太平军势力的越来越大,湖南境内各会党伺机而起,百姓也趁机反抗官府。
当时太平军虽已离开长沙,但随时都可能再次挥师湖南,各股反抗力量与太平军部队相结合,麻烦就大了。
曾国藩画像。
曾国藩奉旨出任团练大臣后,在省城长沙设立审案局,招募勇丁。
曾国藩上任伊始,便确定了他这个团练大臣的“团练方针”,这就是严惩土匪。早在咸丰三年(1853)正月,他就向湖南各州县发出了对土匪、逃勇“格杀勿论”的号令。
曾国藩在长沙审案局视事期间,曾4个月杀了230多个所谓“数十年杀不杀之人”。而他也因此得到了“曾剃头”的名声,杀人好比剃头,既形容他杀人之轻易,又形容他杀人之众多。
“曾剃头”并不是好名声,曾国藩也是早有思想准备。而且,战争的残酷还在后头。在日后的安庆屠城、南京城陷等,他的狠方面越走越厉害。
安庆屠城,对待俘虏,格杀勿论
攻城。
安庆是长江边上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太平天国保护南京安全的重要门户,湘军要进军南京,必先攻下安庆,而一旦安庆被攻下,南京也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太平天国一直以重兵驻守安庆。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湘军一万多人,开始策动对安庆的进攻。
到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曾国荃率领的部队,通过地道轰裂安庆北门城垣,围困近一年半的安庆城终于被攻破。
攻下安庆,是湘军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使湘军威名大振。
同时也使湘军名声大振的,还有湘军在安庆之战中的残忍杀戮。如此这样,主要还是曾国藩对曾国荃的要求。
厮杀。
优待俘虏,投降不杀,可谓历代战争中的通则。作为一个文人,曾国藩对此应该知道得十分清楚。可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因为,在曾国藩的心目中,斩草除根,比优待俘虏要省事、也实用得多。
五月十八日,他给曾国荃的信中表述得很准确:“目下收投诚之人,似不甚妥善,如挤疖子不可令出零脓,如蒸烂肉不可屡揭锅盖也。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
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十二日,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中强调:既已带兵,则不以杀人多为悔。
因此,当安庆城破,杀毙反抗太平军两万余人;逃亡到江中、湖内的太平军被湘军水师截杀、溺死无数;而老弱、妇女,先擒缚,讯明后,分别斩释无数。
守卫安庆的太平军被屠戮净尽时,曾国藩就向朝廷报捷,并屡次用到了“无一人得脱”“围杀净尽”“实无一名漏网”等词。
曾国藩多杀为佳的思想,把湘军指导成一架杀人的机器,而在攻破南京后,达到了滥杀的顶点。
南京城陷,曾国藩说十万余无一降者
同治元年(1862)五月,曾国荃率湘军三万余人进驻雨花台,南京攻防战自此打响。
同治三年(1862)六月十六日,南京被攻破,飘扬了十多年的太平天国旗帜,终于降落。
南京城陷,迎来的是血腥、残酷的时候。
曾国藩在奏折中所说“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
十万余贼实为曾国藩夸大之语,事实是城陷时城内有老百姓有三万多,太平军官兵有一万多。也就是所毙之人,多为老百姓。
克复金陵图。
南京城陷后,大火焚城,最初是太平军失败前为节气的自焚,属实情。至于范围是否有这么广,一直被后来人所怀疑。
有研究者认为太平军烧南京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则为湘军所烧。
至于湘军为何这样,一是为了对付太平军的抵抗;二是为了毁掉城陷夺取财物的证据。
曾国藩庆贺太平宴。
带主力部分攻入南京的曾国荃,为此也得到了酷杀的名声。
而对于曾国荃与湘军的行为,事后曾国藩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描写得却很轻描淡写。
这也坐实了,南京城陷,湘军酷杀的最终指挥是曾国藩。
虽然脱离时代与背景的猜测与评论,都是不公允的。
但不管那种评价,都一致认为,曾国藩是狠人这一事实。
1864年,南京城陷,持续了1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算是一个终节。
根据太平天国前后《户部清册》所载的户口数,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人口损失达1.6亿。
两次世界大战,分别的死亡人数是1500万和6000万,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死亡人数,几乎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总和。
曾国藩的所作所为,到底是狠呢,还是慈呢?是个人原因,还是时代造就?
读者您怎么看?
文献资料:
《曾剃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曾国藩》马道宗
《曾国藩:守旧的国家栋梁》李宗陶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蒋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