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推荐长沙县:瞄准最强县、改革走前列、两型作引领、争当排头兵。
杨懿文 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摄影 长沙晚报记者 罗杰科
制图 戴莹芳
编者按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长沙“率先建成三市 强力实施三倍”的大发展之年。站在全新的时代节点上,长沙各区县(市)将如何适应新常态、奋发新作为?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对九位区县(市)委书记的面对面访谈,展现六区三县(市)在产业转型、项目攻坚、城市管理、民生改善方面的新思路、新行动、新举措,并由此聚绘出长沙2015年发展的新景蓝图。
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已配备标准化校车;让最边远的乡村孩子享受到均等化教育;今年内要实现城乡公交车在农村开到村组;我们要强力推动发展,也要对发展负起责任……日前,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数家珍般细细梳理已经实现的民生幸福指数,乐观而坚毅地描摹了今年全县的民生目标;同时,畅谈自己对于经济新常态与经济转型的理解,如何通过加强建设,使得文化、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更好地匹配经济发展的“急行军”。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率先建成三市 强力实施三倍”目标的第三年,作为中西部第一强县的长沙县,会如何呼应发展大局,顺应新常态,奋发新作为?一向敢为人先、勇于承担改革创新前瞻者的长沙县,给出的回答是——瞄准最强县、改革走前列、两型作引领、争当排头兵!采访中,杨懿文还以“路、水、猪、碳”四个字生动概括了今年全县民生和两型建设的关键词,“新经济”则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亮点点击
民生均等 城乡一体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公交要开到农民家门口
采访一开始,杨懿文向记者介绍,围绕“适应新常态,再造新辉煌”,长沙县委始终坚守包含着三套指标体系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挥棒”: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湖南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在这套“指挥棒”的指引下,长沙县从20年前刚迈入百强门槛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今日排名全国第九位的中西部第一县、位列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七位,去年完成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91.7%。基于如此骄人的良好态势,杨懿文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有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在全省第一个冲过阶段*终点,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
如何让全体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蛋糕?杨懿文用了一个比喻:垒球比赛中跑垒,要速度更要协同。卫生、文教及精神文明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七年来长沙县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累计达329亿元。去年底,长沙县捧出新的民生“红包”:在原有80%新增财力投入民生的基础上,每年再投入5000万元用于提高民生保障标准。
如何通过推进民生均等化,以及有长沙县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人的就地城镇化?杨懿文用一个“路”字来破题。“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公交车要开到农村村、组一级,让村民们出门15分钟之内就能坐到公交车。”为此,今年长沙县将打通乡村的“断头路”,实现村村通的路网升级。同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继续乐和乡村试点,伴随着“水、电、气”村村通,有了城乡协同发展,依托全国文化先进县优势,通过文化下乡、农家书屋进村组,提升城乡精神文明水准,如今影珠、飘峰等农民诗社,福临之夜等乡村文化品牌遍及全县乡村。
亮点点击
两型建设 创新思路 环保与经济齐飞
做现代“卖碳翁”实现山清水秀
去年,长沙县首次位列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榜首,今年,长沙县如何在两型建设上继续发力?杨懿文把重心放在“碳”和“水”两个问题上。
近年来,该县实施“南工北农”、企业进园区策略,用1%的土地创造90%的财富,有效保护了北部农业乡镇的土壤安全,但生活在共同的穹顶之下,园区的工业生产对空气质量有多大影响,他们一直牢牢紧盯。“我们要通过创建零碳县,将空气中的碳捕捉和固定,达成一定的数量级,就能实现零碳排放目标。”杨懿文的底气来自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碳中心主任、国务院津贴专家雷学军教授的一种速生草捕碳技术,其捕碳能力超过森林100倍到150倍。杨懿文接纳了这一技术理念,并在该县落地实施,建立速生草培育和研究基地。
今年,该县拟建设以速生草碳产品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厂,最终形成速生草种植、碳产品加工、替代化石原料的产业链,并可推动碳资源交易从虚拟走向实体。以此为依托,全县今年将开展零碳单位、零碳社区、零碳企业等的创建。“零碳梦想”得到世界的掌声,杨懿文因此获评中国经济论坛的年度中国创新大奖,长沙县也作为中国唯一的城市代表与丹麦哥本哈根市进行跨国对话。
通过三年造绿、退耕还林等政策,长沙县已实现“青山”,但是实现“水秀”还有一段距离。杨懿文坦言,长沙县生猪养殖曾一度排名全国前三,粗放式的生猪养殖给农民带来增收的同时,导致水体被污染,一度带来无法估量的环境损失。根据生态环境容量,该县设置生猪限养区和禁养区,目前全县出栏生猪已经从几年前的220多万头下降到目前的80多万头。今年,长沙县依托新《环保法》将环保排放条件不达标的规模养猪业全部“请”出长沙县,以保护水质和水生态安全。同时,长沙县还要对北部水库进行联网调度,实现丰蓄枯放的合理调节,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亮点点击
新常态下发展新经济 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共进
做大汽车后市场蛋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而县域经济的抓手就是项目经济。”杨懿文深知县域优势,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空港、高铁、南北国家级高速交会,而今年投产的大众项目将带来产业聚集的“巨鲸效应”。他把长沙县的发展比喻成急行军,但要在众多的竞争者和跟随者中突围,需要修复短板,才能跑得更有力。
在新常态下,长沙县正转变项目工作思路: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贸会展、总部经济、文化服务、科技服务等行业的重特大项目,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是实现长沙县今年县域经济百强排名中“保九进位”的新引擎,并以产城融合,推动建设高品质省会次中心。
杨懿文介绍,该县立足于做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的前瞻者。为迎接新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宣布率先建设电动车充电桩、高额补贴电动汽车销售、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园、发展零碳经济……
今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杨懿文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来到 梨调研,谋划以大众项目和克莱斯勒项目为后盾,以 梨、江背上百家汽车零部件产业为辅助的汽车产业链为纵深,培育以汽车金融、汽车IT、汽车文化等为主的千亿级的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
而在乡村,严格的环保措施并不必然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相反可以促进更高附加值的环保、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杨懿文看来,“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简单地把城市的东西移植到农村。”彩色的稻田、世界第二大薰衣草基地、清新的空气、精致的农家度假屋,拥有直升机机场……这是板仓小镇开慧的新农村景象,通过资本下乡、现代经营理念下乡等措施,让乡村变得更洋气。
对话
推荐国学经典
聘请顶尖专家当发展顾问
记者:您在今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就表示:“干部作风建设要一直在路上。”去年长沙县开展了清理机关小食堂、信访积案化解等行动,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您作为县委书记,今年如何履职?
杨懿文:全县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县整体团队的执行力,抓作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打持久战,今年我们将严格对照中央、省、市有关规定整改承诺一条条兑现到位,并结合我县开展的“回顾创业史,坚定改革路、适应新常态、再创新辉煌”的主题大讨论教育引导全县干部,确保全县党员干部在引领长沙县党风政风民风好转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形成“关键力量”。
记者:据说您是一位国学爱好者,不但在全县发起学国学活动,还经常去板仓国学讲堂听课,而长沙县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有声有色,请您推荐您爱读的书。
杨懿文:国学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骄傲,我推荐《国学经典导读》,这是本难得的介绍国学经典入门和有正确理念的好书。我个人比较尊崇文怀沙老师的“贤不分老少”的敬老尊贤理念,我们尊重知识和人才,实施“才涌星沙”人才引进工程,聘请袁隆平等一批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担任县里的发展顾问。
我代读者提个问
记者:星沙县城与长沙经开区相伴成长,曾一直给人“大县小城”的印象,现在市委提出了将长沙县打造成高品质的省会次中心,由于历史原因,星沙城区还存在大面积管理难度大的老城区,建设省会次中心的底气来自哪几个方面?我们代表读者和网友请问您心目中未来的星沙城区是什么样子,您将带领长沙县人如何在未来将长沙县打造成高品质主城区?
杨懿文: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将长沙县打造成“实力强、活力足、品质高、现代化的省会次中心”,因为我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我们的水、电、气、路已经和主城区无缝对接,我们会以敢为人先的气概迎接这次历史机遇。在我心目中,未来星沙城区的样子是这样的:宜居宜业、人见人爱、个个想来、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幸福美丽星沙。下一步,我们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向全国十强县的先进典型取经,执行最严格、最精细、最到位的城市管理,推动城乡品质倍升,真正做到“城乡管理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精彩言论
●就像垒球比赛中跑垒,要速度更要协同。卫生、文教及精神文明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空气中的碳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进行零碳创建不只是履行政府责任,更是开拓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
●新常态就是要转变过去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发展模式,培育新业态,催生新产业,建设新产业链,发展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