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虽霸道
缺席一天民警有些不安
临邛镇文昌宫社区与临邛派出所在同一个大院,社区书记黄练说,每天下午民警扶老人下石阶的一幕,他透过办公室的窗户,看了十年。
“一位有精神障碍的老人到派出所,我们也不能不管,毕竟到派出所总比在外面到处逛要安全。”一位民警表示,虽然太婆有点霸道,但混熟了,还是很通情达理。有时候她来“上班”,会买一些叶儿粑、饼干之类的东西,分给民警吃。有一次,老人发现公示栏上出现了一张新面孔。“这人是才来的啊?”她随后找到这位新民警,问是哪里的?好多岁?耍朋友没有?
去年春节前的一天,杨洪强很吃惊地问同事,“今天太婆咋没来呢?”这一提醒让全所都有些不安和不习惯,民警找到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到太婆家中联系上了她。黄练说,这种不习惯的背后,应该是派出所对太婆的牵挂和感情。
太婆家人:
若出状况不会去找麻烦
老人衣着得体,很爱干净。“到这一步,我们也是出于无奈。”68岁的邱健生说,老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孙子旅居美国,平时都是她和丈夫照顾她。老人的精神问题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有症状。最初往派出所跑的时候,邱健生每天催着丈夫把太婆接回家。不过每次去,招来的都是一阵骂。
“其实母亲到派出所去,我们心里很放心。”邱健生说,“有时候她回来后很得意,说是派出所民警送回来的,还把民警给的吃的分给我们。”
派出所民警介绍,太婆的儿子儿媳对她很好。她热衷于往派出所跑,可能是因为帮她调解过一次纠纷而起。去年,太婆与民警交谈中突然谈道:“我晓得和你们派出所没关系,你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邱健生和丈夫向民警表示,如果老人在派出所出现什么突发状况,不会去找派出所麻烦。“她已把这当成一种精神寄托。”。
编后
他们给老人优雅的尊严
到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亿多。当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满足以后,精神满足成为决定老人生活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有精神障碍的老人更是如此。
九旬老人天天到派出所“上班”。家人和民警最初都很无奈,慢慢地互相之间都适应了,融洽了,默契了。当老人缺席时,民警们充满牵挂。太婆的家人也表示,“她已经把这当成一种精神寄托了”。十年“上班”,十年温情,十年关爱,也温暖了有点霸道的太婆。沉默的她也会关心新来的民警,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民警们细微的举动,带给了老人精神上的满足。如果人人都像那些民警一样尽一点点力,就可以让更多的老人享受优雅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