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株洲民办中小学深度调查: 前景光明 挑战中壮大

[日期:2011-12-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株洲晚报 记者 吴令 

    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回首株洲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历程,“素质”“特色”“ 优质”“以学生为本”等等字眼让人心中充满希望。尽管仍有遗憾,但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展示出来的趋势照亮了人心。一路走来,民办学校的进程恰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系列映*,不能简单归因,更不能简单处置。如今,教育的问题仍是百姓最为重视也最为揪心的问题之一,而这种关心自然也意味着变革的动力和力量。株洲的民办普通中小学从一开始就因为高起点办学成为市民眼中的焦点, 20多年过去,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又因何而壮大?随着公办投入越来越大,民办的优势正在一步步消解,未来,民办又将走向何方? 

     株洲民办中小学:从一张“白纸”到“四大名校”

     198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最初提出“社会力量办学”这一名称。
 
     1985年,茶陵县率先创办民办高中云麓中学,拉开了株洲民办中小学的序幕。 

     1997年,国家《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正式颁发,从此打破了公民办教育的壁垒,使民间力量在教育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999年,株洲市二中按照“名校办民校”的思路,与两个私营企业合作,以股份制形式开办了景炎实验中学,其高起点的办学标准很快在全市赢得了声誉,当年即招生六个班,在校人数达千人以上。 

     自2000年开始,株洲其它省重点中学与市规范化完全中学也开始陆续开办独资民办学校,如南方中学办的外国语实验学校、攸县一中办的震阳中学、株洲县五中办的湘渌实验中学、炎陵一中开办的湘山实验中学等。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开始进入法制化阶段后的新一轮发展期。 

     截止到2011年10月,株洲市民办普通中小学共26所,在校学生38946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4.08%和10.73%。其中,民办小学6所,在校学生11551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1.34%和5.35%;民办初中4所,在校学生18981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2.65%和19.12%;民办高中16所,在校学生8414人,分别占全市高中总数的43.24%和17.72%。 

     这一批发展起来的民办中小学校,已经成为全市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其中株洲景炎学校、北师大附校、景弘中学、外国语学校被老百姓誉为我市初中教育的“四大名校”。 

    “小升初”现象背后:市民与政府共同推动的株洲教育

    “尽可能创造一切好的条件”是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时的想法,落实到教育方面,它包括一流的硬件环境、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式、良好的学习氛围等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而这样一些因素从不同的学生特点出发,呈现出来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如此就产生了对教育的多样*需求,民办择校也愈演愈烈。 

     对于株洲的许多家长来说,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总会有一个五月初让人格外难忘——这段时间是株洲各大民办初中“小升初”的考试时间。 

     与一般的测验不同,这些考试涵盖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内容从兴趣爱好到情商测试,以笔试或面试等不同形式,全方位地检测评估过去十多年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学生身上取得的成果。 

    景炎的“生本课堂”、北师大的“双Q班”、外国语学校的语言优势、景弘的“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民办名校以各自的特色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源,而这些生源同时为民校的良好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由此来说,民办教育其实是一种选择教育。人们从各自需要出发,选择民办学校的条件、选择就读形式、选择教育的特色。每年,成千上万的株洲学生与家长参与择校,形成了独特的“小升初”现象。 

    一位教育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株洲独特的“小升初”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三:一方面,是民校注重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等先进的育人理念以及小班教学、分层教学等育人方式,切合了对教育多样*有急切需求的家庭;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层面出现了大量可用于教育投资的资源,包括老百姓教育消费能力的提高,都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经济基础;此外,我国教育体制是政府主导型,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民办教育发展形成了较有利的制度环境。

    随着民办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株洲的民办中小学教育基本构成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株洲市教育局民办科科长熊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株洲的民办中小学因为教育局设定的办校准入水平较高,所以从源头上保证了学校的质量。一大批优质的学校为推动整个株洲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增加了教育投入的总量;2、满足了株洲市民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3、推动了株洲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4、民办中小学带来的竞争促进了株洲公办中小学校的发展;5、从社会层面来说,民办中小学校的繁荣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专访:株洲名校长们眼中的教育理想

    与其它类别民办学校不同的是,株洲的民办中小学教育一开始就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定位赢得了声誉。民办中小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拥有办学自主权,在寻求发展与定位时拥有更多的能动*与灵活*。株洲民办中小学校的今天离不开一批拥有丰富办学经验、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的民办教育人。

    采访对象:

    范希娟,株洲景炎学校校长,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1999年景炎学校创办时担任主管教学副校长、2006年
 “民校与名校”剥离时担任景炎校长。2011年,在湖南省民办教育表彰大会上,范希娟获得民办学校优秀校长称号。
 

    “从控制生命到给养生命”

    “不论民办还是公办,都是在致力于教育事业,从这个共*上来看二者是一体的。”在范希娟校长看来,民办教育“首要的一点是要摒弃功利主义的办学观”。 

   “只有不唯经济利益,不唯升学率,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多元发展与终身发展。”对此,范希娟校长提出了“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教育理想。

    记者聆听了景炎学校初二陈平老师的一堂课。这是一篇题为《湖心亭看雪》的古文,整个课堂几乎都是学生在发现和钻研,精彩都是学生的。在集中评课时,教育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教学的高境界,老师是生本课堂的成功导演,在生本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以各自的需求展开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这正是范希娟校长所倡导的教育理想的一种实现。她表示,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本理念,全部的教育教学行为围绕着“激扬学生生命”进行。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

    对每一个民办学校来说,因为没有公办教师事业编制的优势与稳定*,教师是除学生以外的又一个学校主体,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景炎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只对学生,同样包括老师,因为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范希娟一再强调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对学校建设的重要*。

    民办学校校长充分享有人事任免权与资金使用权。为了保障学校的良*发展和持续发展,一直以来,在范校长心中,每位老师都有三个幸福指数: 

     第一是“保障指数”。购买五险一金,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景炎特别建立了爱心帮扶基金,用来应对老师生活中出现的重大变故;第二是 “健康指数”。除了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还举办多种文化讲座,为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组建各种特色俱乐部,牵引教师发展多种兴趣,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是“魅力指数”。倡导精神自由、个*自然、生活自在的理念。注重建立简约的人事关系,同时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使教师能真正立足于景炎这个平台,满怀激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用心成就每一位学生,用心成就每一位教师,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的景炎。

      采访对象:

    刘影,八达小学校长,1980年师范毕业,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获湖南省特级教师称号,并破格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评为湖南省首届名优校长,是株洲地区唯一入选教育部“国家名师库”的校长。

    八达小学创建于1960年,位于荷塘区四三零社区,前身是株洲车辆厂子弟小学,2004年改制成民办学校。学校改制成民办学校之初,由于没有区位优势,第一批学生只招了73人,但短短几年时间,学生已经发展到1653人,一跃成为株洲名校。


    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校改制成民办以后,刘影带领的八达小学获得了最大的机遇——拥有了办学自主权;同时也遭到了最大的挑战——没有地理优势,没有鲜明特色,如何在市场中生存?

    “家长为什么要选择你?”是刘影在学校被推向社会后的思考,这一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她多年的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办一所怎样的学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理想?”

    八达小学在这种探索中回到了教育的原点:培养什么样的人?

    “为学生上一层生命的底色,为他们将来持续的终身的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直以来,八达小学就是在做这一件事情。”刘影在采访中表示 “小学教育与初高中不同,应该注重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精神品质。”八达努力打造的是一所孩子向往的学校:一个孩子们高质量学习、快乐生活的场所。

    就这样,八达确立了自己的特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绅士、淑女”特质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有“八达味”的学生

    本着这样的目标,八达从礼仪习惯——做文明人、阅读习惯——有书卷气、健身习惯——热爱生活,这三点入手培养学生。

    “其实许多学校也在提,但是我们唯求多做一点,做得扎实一点。小到文明礼仪,大到生活方式,以及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八达,小学生们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自处以及与他人相处的习惯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良好的习惯在学校生活中养成,一切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自我行为管理一步步形成,这种特质可以帮助他们走得更远。

    “为了验证教育成果,我们曾经去跟踪调查升入初中的学生。许多老师说,八达的学生身上有一种‘八达’的气质——一种儒雅有礼的书生气。在学习上面的潜力初一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是到了初二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现在的八达,以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与良好的校园文化著称。

    采访对象:

    许晞初,原长沙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研究员,退休后到北师大株洲附校任总督学。1996年,他在长沙首倡“名校办民校”,开办了省内第一所“名校”背后的“民校”,对民校发展有着深刻的认知。

    2005年,北师大株洲附属中学成立。自创办以来,北师大株洲附校就以高标准、名品牌受到株洲市民的大力追捧。现已开办1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5110人。
 

    多方办学 公开透明

    作为一名原公办学校副校长,在许晞初看来“北师大株洲附校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它的多方办学模式。”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南地区推行幸福素质教育的唯一直属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保证了这所民办学校的高起点,学校的办学质量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进行引导*评估,为学校一致*的良好发展方向提供了保障。其二是株洲政府的大力支持,北师大附校由株洲政府引入,免费出地,从办校到现在提供了大力支持。其三是投资者充分的资金保证。办校三亿元的投入,为北师大的硬软件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其四是校长治校。在北师大附校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学校领导的各委员会展开教师、学生、教学工作。四方办学,各司其职,管理科学,分工协作。短短六年,正是这四方的投入与努力,造就了北师大株洲附校繁荣的今天。 

    “分层教学”与“全人教育”理念

    “每个班总会有不同水平与层次的学生存在,课堂教学目标要如何制定?不论是依据高、中、低哪一部分学生展开设计,都会损害另外部分学生的进步。”

    北师大附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与个*进行动态评级,坚持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优生、学困生等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在分层进行的课堂上得到相对公平,从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些学校抱着‘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想法,以抢占优秀生源来保障教学质量与升学率。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教育无类’的。”这是许晞初对学校“全人教育”的解读。在北师大附校,教师本着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育人思想与目标展开“全人教育”。北师大株洲附校以实施“幸福素质教育”为目标,开设“双Q班”,强化学生的智商、情商、财商等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培养着能“走进社会,融入生活”的新一代接班人,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危机?挑战?

    民办中小学如何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在公办学校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财政在教育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公办学校从办学质量到办学条件均取得了快速发展,相比之下,民办教育在硬件与教师待遇方面的优势逐渐消解。 

    另一方面,株洲民办学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从民办教育外部环境看,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对民办教育各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宏观管理比较薄弱,体制不顺;从民办学校自身看,少数学校依然存在着虚假广告、乱抢生源、经营不善、资金困难、师资不稳、家族式(家庭式)管理、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唯应试取向”“唯升学”等问题;从政策理论层面来看,则包括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功能定位、发展策略、营利*以及产权等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优质教育与特色教育的定位被校长们频频提起。在范希娟校长看来,民办学校在市场中生存,面对竞争、参与竞争是必然会出现的局面,因而民办学校在找准定位与发展方向时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如此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科科长熊鹰认为:面对竞争与压力,民办学校需从六个方面做起:

    1、端正办学思想。摆脱利用教育赚钱或一味靠生源、片面追求高分的错误认知;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任用懂教育、懂管理、懂经营的人管理学校,避免家族式管理;3、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投入力度;4、打造品牌,创出自己的特色,满足市民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5、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6、规范办学行为,与其它公办、民办学校形成良*竞争。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